讲好黄河故事 振兴河湟文化
发布时间: | 作者:陈文瑾 白文菊 李斌善 李珊珊
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西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三山湟水间·花儿与少年”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在恭王府博物馆隆重开幕。
在民族联舞《河湟舞韵》、青海花儿《花儿与少年》、少儿锅庄舞《扎西秀》等精彩节目中,展示月活动拉开帷幕。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青海有远古文明的昆仑神话、黄河发端的河湟文化、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会西宁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冲,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在此交汇,千百年来,各民族优秀儿女在这里携手相助,多元文化在这里并存融合,创造了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河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展示月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冬宁担任总策展人。
以“河湟遗韵·西陲安宁”为策展主题,带领策展设计团队历时近一年的田野调研、创意设计,为以“三山湟水间·花儿与少年”创意主线,分“莲花山·塔尔寺·民族繁荣之花”“老爷山·湟水畔·民族团结之花”“日月山·古道边·民族融合之花”三个版块,以来自西宁湟中、湟源、大通的400多件静态非遗展品和8000多件文创产品,全面展示青海越弦、西宁贤孝、青海花儿、湟中堆绣、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湟中农民画、河湟皮影、湟中陈家滩传统木雕、湟源陈醋酿造技艺、河湟刺绣、宗喀唐卡等近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 上一篇: 非遗进京(十四)| 传承人点赞非遗展
- 下一篇: 河湟大讲堂 | 朱世奎:青海方言 记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