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文旅资讯>详情页

非遗进京(十四)| 传承人点赞非遗展

发布时间: | 作者:湟中区广播电视台


    正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行的“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展,这对于参加非遗项目动态展示的代表性传承人来说,意义非凡。

这次展览中,有8个非遗项目进行动态展示。在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何满的动态展示桌前,挤满了参观的人群,他们带着好奇的目光,仔细观察着何满的每一錾动作,欣赏着那些刚刚錾刻出来的花纹。


1

2


还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一生动的画面,并不时询问关于湟中银铜器的材质、特色、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何满一一作答。对于这次展示,何满觉得意义重大。


因为以前展示都是静态展示,这一次动态展示,很多北京这边的人就可以了解我们的制作过程,在观看制作的过程中,他们感觉我们的非遗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看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塔尔寺作为国家5A级景区,早已闻名中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关于经文雕版印刷背后的故事。塔尔寺雕版印刷技艺于201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旦曲隆多已经做了40年的雕版印刷,但参加全国性的非遗展示活动,还是第一次。


3



做雕版印刷要学会铁匠和木匠,这些各种雕刻刀是自己做的,这些凿子、斧头、刨子、锯子等等都是我自己做的,市场上没有卖的。我参加像恭王府博物馆这样的展览,只有这一次,这个意义非常重大,让我见了世面,就像我们常年坐在房子里,出去晒了太阳一样。


4

5



在加牙藏毯编织技艺展示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永良在经线与纬线的来回穿梭中忙碌,一幅色彩艳丽的小藏毯慢慢被编织出来。在40多年的藏毯编织经历中,他参加过许多展示活动。


6



有些人只知道藏毯、地毯,但一些制作细节,大部分人都是没见过的。我们把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宣传一下,让更多人了解,能够更好的传承,就最好了。展示中能卖的话,卖掉一些,对于我们当地来说也是增加收入。


在湟中堆绣动态展示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乔应菊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给游客介绍湟中堆绣、青绣与中国四大名绣的区别,让更多人了解独具特色的湟中堆绣艺术。


7.jpg



这一次政府给我们搭建的恭王府展览的平台,作为传承人来说,非常的好,对我们是很好的锻炼、很好的经历,能把我们的民间艺术拿到恭王府来展,对我们传承人来说也是非常的荣幸。我给他们演示一下之后,他们就觉得这个东西确实有价值,做一幅确实不容易,他们也非常喜欢。


8.jpg


在湟中农民画展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色彩艳丽,造型夸张,表现着祖国大西北的风土人情。湟中农民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党明汉正在创作一幅农民画。



作为一个农民作者,来到首都我们祖国的文化中心展出,是我最大的荣幸,展出期间,观众们也比较喜欢,看的人多,询问的也多,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这样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9.jpg


五彩丝线绘斑斓,一针一线绣生活。在河湟刺绣展示区,来自西宁市大通县景阳镇哈门村的省级河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陈存,正在给一双虎头样的小鞋子绣字,一针一线不仅展现了娴熟的技艺,更是对“河湟刺绣”深深的热爱与激情。谈到这次参展的感受,她说:




我作为一个大通的刺绣传承人,没想到能来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展览,来北京非常高兴,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宣传出去。我们青海有好多的刺绣种类,有皮绣、湟中的堆绣、藏绣还有我们河湟刺绣,来恭王府的游客比较多,五湖四海哪儿的都有,像那些挂件询问的人特别多,特别是这个帽子,喜欢的人特别多,但是这一次带过来的太少了,如果售卖掉的话就不够展览了,所以没有对外出售,要是喜欢的话,希望到青海来。借此机会,想通过这个平台宣传的多一些,可以卖的多一些,能让我们山区的妇女们有一些收入。

如果说整个展览中有一处喧嚣中的静谧,那一定是宗喀唐卡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曲吉昂秀的世界。无论周边环境多么嘈杂,他的内心是安静的,因为唐卡绘画有极其严格的度量经规定,线条要流畅细腻,描金和构线讲求精益求精,这就要求绘画者要高度专注、精神集中,完全沉浸在唐卡绘画的世界中。

10.jpg


通过这次展览,一方面对我们传承人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增长了见识、广交了朋友,也提升了唐卡的知名度;另外一个方面,也是给我们这些传承人搭建了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后就可以互帮互助,共同努力做好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参加展示,丰富经历,增长见识,恭王府博物馆的非遗项目动态展示让传承人们对非遗发展的前景信心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