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王义元-河湟皮影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4-09-24 17:10:05| 作者:
个人简介
姓 名 | 王义元 | 性 别 | 男 | |||
出生年月 | 1961.7.6 | 民 族 | 汉 | |||
文化程度 | 高中 | 职 业 | 个体 | |||
职务职称 | 湟中县皮影协会会长 | 荣誉称号 | 湟中县皮影传承人 | |||
确定为市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 | 2012年3月 | |||||
工作单位 | 湟中县皮影协会 | 联系电话 | 13519787269 | |||
邮 编 | 811600 | 电子信箱 | 1204465724 | |||
通讯地址 | 湟中县土门关乡红岭村 | |||||
个 人 简 历 | 湟中县皮影制作艺人王义元,男,汉族,出生于1961年,高中学历;湟中县土门关乡红岭村人;现有十一个演唱班子,会员97名,实有挡案上手、中手、下手、制作等43人,在学学员54人。为响应党的号召,下乡演唱,活跃文化生活,制作皮人和花鸟展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1983—1998年,跟祖父学习加工皮影制作; 2004年至今,自创业经营皮影加工制作销售。 2003年8月在青海省民族文化旅游节民间工艺美术品展厅中皮影元师大将军制作获“三等奖”; 2007年6月《纯银保健杯》在第五届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中获“牡丹图”创作; 2008年在城南青洽会工艺大展赛获“二等奖”。 2010年5月在中国深圳第六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皮影皇上”获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并在2012年荣获青海省皮影传承人 2013-1018年,在文化旅游体育局领导关怀下,主管文化馆领导支持下,多次开展皮影文化下乡活动以及共进校园巡回演出等,并获得荣誉一等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具体代表作有十大楷模“尕布龙”演出一等奖;第二届西宁市小学生艺术节展演大赛二等奖;通过演唱和制作技艺获得了八洞神仙金奖。在2018年12月21日晚10点西宁综合频道、25日晚青海新闻播出现代皮影戏尕布龙多年的业绩和成效。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以来,青海旧貌换新貌,文化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皮影戏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我作为省级传承人,应该担当起领导者,在有关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以及县文化馆的培养和支持下,皮影事业现在越办越好,并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大家互相团结、互相帮助,通过大家懂得努力,皮影文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 |||||
传 承 谱 系 | 湟中县红岭皮影制作发源地,历史悠久制作皮影人物技艺有200多年历史,开始我祖父老艺人王有财(已故)在清朝后期流落在红岭。在老艺人的教导下,开始传世制作皮影,教给儿子王进贤(已故)、祖父王有财、父亲王进贤、儿子王义元、徒弟王久安。 自从70年代,王进贤办学习班,培训制作皮影开始传艺,传给儿子王义元,学员王义芳,流传到今,源源不断。艺术技能水平较高,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国内外专家好评。 | |||||
学 习 与 实 践 经 历 | 自1984年高中毕业后,跟随爷爷王有财到平安祁家山学习加工制作皮影和上色;1989年跟随父亲王进贤(青海一级民间工艺师)在湟中文化馆加工制作皮影和培训班;2002年至今自己开店加工皮影制作并进行销售同时带徒子王久安传承教授皮影制作和添色工艺技术。从2012年至今, 1、演出现代戏好省长“尕布龙”丰功伟绩,巡演在湟中和西宁城中、城西地区40余场,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弘扬民族传统和优秀文化,宣传十大楷模“尕布龙”的先进事迹。 2、 “不忘初心,文化人”庆五一公共文化服务惠民现代皮影戏演出。 3、请洽会开始会展,把制作皮影人物、花鸟、宫殿等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增样制作、添色、上火砖等技艺进行传授, 4、湟中文化旅游体育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天津滨海把我们青海湟中县八瓣莲花优秀文化艺术展现在天津滨海博物馆,得到天津人们好评,给我县文化艺术事业上增添一种新色彩。 5、中国民协首次举办《中国皮影中青年高等研修班》,我们湟中县皮影协会受邀参加,在这次活动当中,一个省代表二个或三个省级传承人,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我作为我省制作技艺传承人,通过大家的交流和专家教授的讲解,使我们湟中皮影协会受益匪浅,把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皮影讲的是生动活泼,对皮影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添色以及人物、花鸟等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展示了很多优秀的皮影作品、精品。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是西安老艺人制作的皮影工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使我们对皮影制作技艺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使得我们今后在制作皮影过程中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6、由西宁市非遗处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把我们西宁各行业非遗传承人带到浙江大学进行研修,有专家和教授进行讲课,对我们进行理论培训,使我们收到了很大的启发,也把我国优秀文化如何进行传播、认识、交流提上了新的课程,发扬了我国历史文化仁义礼智信的传统观念,也使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加有信心做好青海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也给我们青海在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事业上添砖加瓦。 7、在青海各地开始巡演皮影戏《不忘初心,文化人》,“五进”校园、社区、工地、农村。还下乡进行了欢天喜地过大年演出活动。我们在这次活动中要演出40余场,为丰富老百姓的生活色彩,做好我们应尽的义务。 8、通过新闻、电视、录像、微电影等传播途径,在西宁综合频道、青海新闻播出现代皮影戏的业绩和成效。 | |||||
技 艺 特 点 | 1、承袭传统民间工艺技术,具有民间传承性用牛皮制作人物、山、水、花鸟、宫殿; 2、加工原料和添色十分讲究,尤其用天然矿物质、艳色和胶融合; 3、加工皮人制作程序分为六大步骤:将牛皮用石膏融合一块放在水中泡上一月,一月后拿出来,用剐刀将毛剐完,在用铲刀将牛皮削平、削蓉,划线托像,刻花制作,添色成型。 4、雕刻手法有侧刀刻、立刀凿、平刀削; 5、添色工艺程序有和色、添色、融墨、上火砖、 压光。 | |||||
传 艺 作 品 情 况 | 在2002年开始传艺,授徒徒弟多人,并到今天有30年雕刻作品,样样精雕,花、鸟、人物、桌、椅等。 1、相关制品牛皮、剐刀、铲刀、侧刀、立刀、平削刀、窝木锤、簪子、侧刀用与牛皮刻花、簪子用与牛皮,刻头上帽子图像,立刀刻雕人物脸和眼睛,平削刀用与人物、花鸟身子器具。 2、相关作品,人物有皇上、公主、大臣、徐茂公、程咬金、秦叔宝、敬德、元师薛仁贵、封神演义人物姜子牙、太上老君、云始天禀、通天教主、杨二郎、哪吒、雷震子、龙须虎、皇宫、金龙、宝殿、水晶宫、花鸟、宝马、青牛、墨麒麟、鹿、凤凰、孔雀、龙、虎、青狮、白象、山水、宝山、青松、竹子、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