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文旅资讯>详情页

经典湟中|悠悠绘画情—记湟中农民画协会副主席党明汉先生

发布时间: | 作者:


15.jpg

2010年7月,党明汉的湟中农民画作品《粉荞花》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 全国农民绘画展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并由浙江美术馆收藏。9月28日,《粉荞花》被《人民日报》刊登,当时,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主任廖开明教授这样评价他:“农民画家党明汉的创作,就是学习传统创新的典型范例。”

16.jpg

2010年11月,党明汉被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美术湟中农民画代表性传承人”。

17.jpg

党明汉,男,1962年生,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东台村人,初中文化程度,2004年任湟中农民画协会副主席。2006年6月,被授予“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称号。

1980年,党明汉初中毕业后,由于他自小喜欢画画,所以,他在家务农时,他一边干农活,一边潜心钻研绘画艺术,一边做民间油漆画的工作,成了周边有名的画匠。

18.jpg

1984年,他参加了湟中县文化馆举办的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得到了旦正老师的亲手辅导,绘画水平不断提高,创作灵感如泉涌出。在此期间,他创作出《小团出大戏》《蕨菜丰收》等多幅优秀作品。至1988年,他每年参加培训班,并逐渐由学员变为新学员的辅导老师。

19.jpg

1996年至今任共和镇文化站站长。多年来,他积极配合县文化馆、镇文化站各项文化活动,主动组织农民画培训班,在他近40年的创作过程中,经他亲手辅导成才的湟中农民画作者已有数十名。

20.jpg

1997年,他有幸得到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主任廖开明教授指点,使自己的创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了将湟中农民画一代一代不断传承下去,党明汉鼓励儿子党万晓也从小学习农民画,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小有成就。

1988年3月,他的作品《红灯迎新春》等8幅作品被入选全国农民画展。党明汉被湟中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湟中现代民间绘画画家”称号。

21.jpg

1990年8月,作品《下方》获文化部群众文化司、吉林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作品邀请展》入选奖。

1996年,作品《下方》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展》优秀奖。

1997年,作品《家电进草原》入选首届“环翠杯”全国农民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

22.jpg

1999年,作品《家电进草原》《粉荞花》荣获第三届中国农民书画展优秀奖。

2000年10月,作品《牧民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农民画联展暨上海金山第三届旅游节展览》上获优秀奖。

2001年7月,作品《牧民情》由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珍重收藏。

23.jpg


2002年5月,作品《牧民情》获《第二届上海宝山杨行镇全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交流展》优秀奖。

2002年5月,作品《改板》被陕西省民俗博物馆收藏。

2005年5月,在省、市、县文化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到陕西户县学习并展出农民画作品,并与著名画家曹全堂、王文吉进行了学习交流。

24.jpg

2006年3月,再次受有关部门推荐与全国著名画家在北京幸逢,参加了作品的巡回展出活动,并有幸进行了画艺交流。

2007年6月,作品《舂麦仁》获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组委会主办的“第五届青海民间工艺作品展”“源羚杯”一等奖。

2007年,批准加入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同年7月在省文化厅、湟中县文化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参加了“上海农民画高峰论坛”会议。

25.jpg

2007年6月,在《第五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术品展》中,参展作品荣获“源羚杯”一等奖。

2008年,作品《喜乐年华》入选上海吕巷蟠桃节—中国农民画大奖赛。当年,他和儿子党万晓被湟中县文化馆推荐赴上海金山驻进中国农民画村从事农民画创作销售,2011年5月返乡。这期间,他积极参加画村及上海、金山举办的各类画展并多次获奖,深得当地有关部门及群众的赞誉。机不可失,在上海他有幸与著名画家曹秀文、陈惠芳、陈富林、卢家忠等探讨农民画,给他的创作思路带来了更广阔的境界。


26.jpg

2009年,作品《织地毯》入选“第二届中国重庆綦江农民版画艺术节”中国画乡绘画精品展。

2010年,授予“青海省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同年,党明汉带着儿子党万晓来到上海的中国农民画村,和来自吉林东丰、山东日照、云南腾冲等全国9个农民画之乡的画家共同交流学习。在上海的三年里,他们了解到湟中农民画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将湟中农民画发扬光大的决心。 

27.jpg

2013年9月,被湟中县委、县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优秀人才”称号。

2014年,被命名为第三批西宁市文化产业示范户。

2015年11月,作品《揣麦仁》在“第九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丝府梦·丝路情2015作品展”上荣获优秀奖。同时参加由“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组委会”和“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2015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活动中,荣获第二名。(图 \ 文 陈生龙)

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