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文旅资讯>详情页

今夜,父亲登高(散文)

发布时间:Oct 22, 2020 | 作者:李彦良


飒飒秋风里,又一个“九月九”来到了,这是一个人们登高的日子。天已经是快黑了,一弯新月挂在天上,星星开始闪烁。在村南的山脚下,人们三三两两沿着高低不平的土路往山上走去,在疏疏落落的人流里,我似乎又看到了父亲登高的身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逢重阳佳节,父亲便要和几位乡亲相约去登高。父亲身板硬朗,连头疼脑热也很少有。多少年来,几乎没吃过什么药,人们都说这是长年登高使然。登高,是大人们的事,似乎很神圣。小孩子熬不了夜自然也不去。父亲也曾想带我去,但是母亲反对。可惜那时我年岁小,怕冷,怕黑,怕山路,一次也没有随父亲去过。

01.jpg

父亲登高,往往两三天前就开始有所准备,打酒、煮肉、劈柴、买香烛。天黑了,我们有些等不及,带着一脸的瞌睡,揉着惺忪的眼睛,看着父亲穿上厚厚的羊皮袄,背起柴草,手执香烛,打着手电筒,和同伴们一起跌跌撞撞地向远处影影绰绰的群山走去……约莫一个时辰后,朝南山最高处仰望,在星星闪耀的地方,我们就见到父亲了他们燃起的熊熊火光,还隐隐约约听到从天外传来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父亲什么时候回来,我不知道。等我睁开眼睛的时候,父亲已经洗漱完备,吃罢早饭,准备去地里劳动了。我们缠着父亲,问起昨夜的情景,父亲便坐在炕沿上,绘声绘色地讲述起他们如何准备,如何登山,如何点火,如何焚香,如何放鹿马,如何登高望远……还兴致勃勃地讲起山神爷、山神庙的故事,讲起那些古老而优美的传说。那么多诱人的景象,那么多奇妙的感受。我们出神地听着,想象着那高高的山岭之上、云雾之间神秘莫测的仙山楼阁、瑶草琪花、云阶月地……于是,在我们的脑海里,九月九日是个令人神往的日子,这一天的父亲便超脱尘世,到了虚无缥缈的天上。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充满了无穷的诱惑,永久的魅力,再三恳求父亲来年带我们一起去登高。

02.jpg

然而,之后是我们一次次的失约。由于学业,由于忙碌,由于种种原因,重阳节很难赶回老家。于是,每到这个夜晚,独在异地他乡的我们只能顺着家乡的方向,极目遥望,想象着父亲他们奠酒焚香、登高远望的情景。

那些年,尽管家里还很清贫,但有父母亲的日子永远是有滋有味,永远是欢声笑语。前年,父亲已是六十七岁的人了,他仍旧和往年一样,和乡亲们一起携酒负柴登高,轻盈的脚步丝毫不比年轻人差。他们依旧爬到最高的山顶上,依旧焚香烛,敬美酒,放鹿马,祭祀神灵,祈求五谷丰登,祈求平平安安……

我决心在来年一定要随父亲去登高,一定要亲身体验那种幼年时就产生的无穷的向往。然而,时光飞逝,世事难料,我却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母亲病逝后,我们都在外奔波,父亲就独自一人住在空空荡荡的几间木屋里,想不到他不久也匆匆跟随母亲离我们而去了!这个事实对我们来说犹如天塌地陷一般,我们顿足捶胸,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偌大的宅院里那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消失了……

03.jpg

去年的今夜,我第一次孤零零地随着人们踏上了登高的路途。在崎岖的山道上,在陡峭的山梁上,一阵一阵的风迎面刮来。没有了父亲的关爱,没有了母亲的嘱托,除了我不停地打着寒战外,有的只是深一脚浅一脚难行的山路和冰冷刺骨的寒风。

今夜,又是九月九,是人们去登高的日子,也是父亲去登高的日子。可我没有去,而是独自蜷缩在一间斗室里,在昏暗的灯光下想着父亲登高的情景,写着登高的文字。父母的坟茔在南山之巅,在高山之上,而那里正是人们去登高的地方。我想,今夜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在母亲慈祥和蔼的目光里,我亲爱的父亲一定又和乡亲们一起买上酒和肉,穿上厚厚的羊皮袄,背起柴草,手执香烛,打着手电筒,走出家门,跌跌撞撞地向远处影影绰绰的群山走去……